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盘点:髋臼骨折手术重点回顾”相关内容,为西医综合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西综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026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盘点:髋臼骨折手术重点回顾
关于髋臼骨折手术,延迟1天,解剖复位概率就会减小12%。这个须重视。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其目的是恢复髋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同时,手术复位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外科医生在进行髋臼骨折的手术时,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并进行坚强内固定。
患者年龄、骨折分型等因素均可能会影响髋臼骨折复位质量,而这些因素均在外科医生控制范围之外。而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可由外科医生决定。为了验证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否会对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产生影响,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骨科的Steven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证明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越短,患者髋臼解剖复位的概率越高,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JOT上。
该研究纳入了2001年9月至2014年2月之间就诊于某一级创伤中心,并过开放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的650例髋臼骨折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由同一名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根据患者术后骨盆正位、双斜位片及术中透视评估复位质量。髋臼承重的臼顶区移位&le1mm为解剖复位,2~3mm为满意复位,>3mm为不满意复位。
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伤情特点、治疗方案等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因素对髋臼复位质量的影响。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非参数数据进行检验,使用卡方检验对率进行比较,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与复位质量的关系。
结果显示:纳入本研究的650例患者中,464例为男性,18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4岁(11~96岁),平均BMI指数为28.9(16.7~64.6)。最常见的受伤塬因为车祸(439例,67%),其次为为高处坠落(97例,15%)。
根据Judet-Letournel分型,36%(234例)为简单骨折,64%(416例)为复杂骨折。最常见的骨折分型为后壁骨折(188例,29%)、横形加后壁骨折(144例,22%)、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96例,15%)。58%(374例)的患者合并髋关节脱位,36%(234例)的患者存在髋臼边缘压缩,17%(111例)的患者存在股骨头损伤。平均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为14分(4~62分)。
在治疗过程中,513例(79%)患者曾行骨牵引。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中位天数为4天(0~25天)。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为Kocher-Langenbeck入路(456例,70%),其次为改良Stoppa入路(132例,21%)。85%患者(553例)达到解剖复位,11%(74例)达到满意复位,4%(23例)为不满意复位。
以上是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盘点:髋臼骨折手术重点回顾”,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西综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